“隔离险”走红,疫情不应成为营销的噱头
2022-02-01 05:05:02
more 
1834

  伴随疫情的演进,近两年一个新的意外险产品悄悄走红——隔离险。隔离险顾名思义是因疫情导致隔离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险种。隔离险相关产品介绍下面是众多网友“想买”、“怎么不早点推出”的评论,但记者也注意到,近期关于隔离险理赔困难的投诉不断涌现。

  在疫情局部散发的背景下,加之春节出行高峰的到来,很多人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困扰。而把风险分摊对冲,把焦虑做成生意,恰恰是保险业的核心玩法。在此语境下,“隔离险”应运而生并乘势走红,并不令人意外。从其功能定位来说,这一险种契合了公众需用、回应了社会关切;而从其规则设计而言,这一仓促上阵的险种,却仍不免显得有些粗糙了。

  事实上,保险理赔纠纷素来多发,更不用说这样一份急就章式的保险新品种了。从实践反馈看,关于隔离险理赔困难的投诉不断涌现,这是合乎预期的,也是很好理解的。首先,保险公司在订立合同条款时本就就“煞费苦心”,扩大对方义务、豁免自身责任的条款不在少数。不理赔还好,一旦涉及赔付,必然是要拿这些“暗招”做一番文章的;再者说,很多人在购买“隔离险”时,基本都是“一键投保”“一键确认知晓”,对于那冗长复杂的合同条款,根本就没看。

  隔离险,望文生义,很多人天真以为“只要隔离了就赔付”。然而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很多公司的隔离险,其条款约定,都是极其复杂。“被保险人因在主保险合同保障范围内的同一空间内有密切接触事实,后经国家公告(含省级)显示该空间有保险合同约定的法定传染病(释义一)确诊病例,被保险人于保险期间内或保险期间结束后一定期间(具体期间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约定,并在本附加保险合同中载明,但最长不超过保险期间结束后30日)内,经省级及以上国家卫生行政相关部门通知要求实行集中隔离(释义二)且自费支付隔离费用的,本社根据本附加保险合同约定的每日隔离津贴额”——以此而言,次密接被隔离,就是不能获赔的。

  根据介绍,“隔离险”的保费基本在百元以内,保障时间少则1个月,多则1年,被保人在保险期间被强制集中隔离,可以每天获得150元至1000元不等的赔偿。投保门槛低,隔离的同时还能获得一笔补偿,以减少经济方面的损失。

  除此以外,不少“隔离险”产品常常在出行软件上自动推送,并与飞机票、火车票等搭配出现,消费者在购票的同时,或自愿顺手下单,或在无意间被搭售。

  早在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就曾表示,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专属新冠肺炎保险此类单一责任产品,防止出现以疫情为营销噱头炒作保险产品。那么“隔离险”到底是什么?

  慧择寿险商品中心总经理王寅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市面上常见的“隔离险”往往是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新冠疫情暴发后,很多保险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在承担意外责任的同时,扩展承保新冠病毒导致的保险事故,其中就包括因疫情防控政策而强制隔离的津贴,也就是消费者俗称的“隔离险”。

  “2021年四季度以来,受到疫情反弹的影响,且此类产品往往投保简易、保障期间灵活、保费亲民,‘隔离险’增长速度非常快。”据王寅介绍,慧择平台月均投保件数超6万件,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集中隔离有的需要自摊费用,同时也耽误不少时间,如果有津贴的支持,对于被隔离者而言,是通过保险的方式提供了经济方面的补偿与支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获赔不容易

  然而,投保过程很轻松,想要理赔成功却困难重重。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在申请理赔时才被告知,保险条款明确规定次密接、非自费、居家隔离、境外回国、全域管控均不在赔付范围内,最终获赔失败,认为自己是“被割了韭菜”。

  刘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前不久购买了众安保险推出的“新冠隔离津贴险”,并未留意到条款中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与确诊病例乘坐同一营运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自己作为没有直接接触确诊病例的次密接,不在赔付范围内。

  “我觉得这种需要和确诊病例乘坐同一营运工具的条款,应该要突出强调,提醒我注意的,但是它没有。”对此,刘女士表示很无奈。

  无独有偶。有消费者反映称,自己去年8月同样购买了众安保险推出的“新冠隔离津贴险”,保险页面上标明对因交通工具与新冠患者接触而被集中隔离的有1000元/天的补贴。申请理赔时才发现,条款中将免费隔离列为免赔责任。而多地防疫政策中,密接集中隔离均为免费隔离,自费隔离则常见于境外归国情况。

  事实上,由于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购买,许多消费者只被广告页面上的“一杯奶茶钱就可获得千元保障”所吸引,却忽略点开投保须知详细查看条款。实际情况是,保险合同中对强制集中隔离的定义、投保前既往症、出行的具体过程、健康码的显示情况等均做出了严格限制。

  而保险公司之所以对“隔离险”的保障责任做出相对比较严格的界定,其中一个原因是“隔离险”常常和意外险相结合,而意外险的件均保费往往都比较低。“我观察到有的产品,保费一共就40多元,其中还要涵盖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一些责任,然后再加上隔离津贴险,所以严格限定保障责任,也是保险公司从控制件均保费的角度出发考虑的”。

  投保需谨慎

  从法律层面来说,消费者拥有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针对消费者反馈的理赔难问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保险合同是典型的格式合同,且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因其强专业属性,故消费者在合同签订时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

  “保险合同格式条款中,特别是关系被保险人重大利益事项的免责条款应予以特别提示注意和重点说明。消费者在签订‘隔离险’合同时,保险公司应当对拒赔及免责事项做特别提示或说明。”李旻律师指出,根据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因此,若对免责条款未进行特别提示或重点说明,则该条款不产生合同效力,消费者仍可按照保险合同要求理赔。”不过,李旻律师强调,订立保险合同时,若无专业人士特别提示和告知,消费者时常会忽略阅读合同内容,投保人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进行重点了解和询问,作出是否继续投保或者是否要求进行合理变更的决定,否则可能面临拒赔风险。

  由于“隔离险”的险种形态和责任都比较创新,在销售和理赔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模糊或易混淆的地方。不过一般来说,保险公司都不会无缘无故拒赔,建议消费者在投保时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投保时是否满足投保规则,如职业、投保地域、份数等要求。已经处于中高风险地区且在隔离区域仍买了此类产品,保险公司就会拒赔。

  二是投保时重点关注产品的特别约定及责任免除条款。有客户遭拒赔是因为保单特约载明隔离津贴按保单维度赔,而不是按保单内份数赔,出现了同一保单即便含有5份,也是按1份的保额赔,对于客户主张的另外4份赔偿要求,保险公司按特约执行拒赔。

  三是理赔时提供的资料需完整并满足理赔条件。如果提交的隔离证明文件并非由官方机构出具,就可能会被拒赔。

  恐慌式投保,无脑式投保,一旦真被隔离才被发现居然理赔被拒,这还真不能单纯怪保险公司套路太深。试问,我们真的有严肃对待、认真研究过这样一份保险吗?就算保费仅有几十块,既然是投保,对于合同条款的基本理解,还是应该有的。而这,也是避免误解、避免纠纷的唯一办法。

  外汇密探财经导航PC端应用上线,下载网址:http://www.fx007004.cyou/download_page/index.html(请在电脑浏览器复制链接打开,并下载应用


Statement: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does not represent the views of fxgecko website. The cont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suggestions. Investment is risky, so you should be careful in your choice! If it involves content,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and we will make adjustments at the first time!

Related News

您正在访问的是FxGecko网站。 FxGecko互联网及其移动端产品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Hitorank Co.,LIMITED旗下运营和管理的一款面向全球发行的企业资讯査询工具。

您的IP为 中国大陆地区,抱歉的通知您,不能为您提供查询服务,还请谅解。请遵守当地地法律。